全球首款亿级并发云服务器,为何不是BAT们做的?
全球首款亿级并发云服务器上周在天津实现量产。
从云计算开始,软件定义硬件就成为趋势。面对云计算最开始兴起的互联网场景,美国的谷歌们从代工厂自己定制数据中心服务器,中国的BAT们则通过与运营商、服务器厂商合作,从当初的“天蝎计划”规范进化到整机柜产品。
总之,这些对云计算高并发业务需求强烈的互联网企业成为云时代上半场的主角:
对于基础设施提供商,他们不仅是具备超大规模应用需求的甲方,还是能自己动手创新、定标准的专业客户;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他们提供的公有云服务还成为倒逼传统IT架构变革的颠覆性需求。
不过这一次,全球首款亿级并发云服务器,却是服务器提供商所为。难道真到了动真格的时候,软件定义硬件就不灵了吗?
1
服务器继续更新换代
如果服务器提供商希望推动市场回到积极的状态,他们需要重新振兴和改进价值主张,向最终用户证明服务器硬件更换可以带来增长。
这是Gartner研究副总裁Jeffrey Hewitt在面对2016年服务器市场并不乐观的数字时发出的忠告--11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Q3全球服务器收入同比下降5.8%,出货量下滑2.6%。
究其原因,全球保守的支出计划和用户无需更新服务器就能利用现有硬件+虚拟化来满足应用需求。钱袋子缩紧而又没有消费欲望的刺激,无怪乎Gartner说这是个艰难时刻。
此情此景下,可能带来增长的领域尤为珍贵,也意味着重新激活市场的可能性。而云计算意味着恰好成为基础设施提供商变革的方向。
传统通用服务器架构搭建的数据中心,尽管可以应对各种场景,却缺乏针对性,各项指标表现平平。比如,如果采用传统通用服务器搭建云数据中心,每天需要应对大量的、对计算量要求并不高的高并发访问及信息查询,这会使得云数据中心疲于应付海量并发,而计算性能却白白浪费,与此同时,能耗巨大。
一种方式是整机柜式服务器。它适配互联网应用,总体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大规模扩展,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前景可圈可点。
另一种权宜之计是,在进一步减低总体拥有成本的前提下,使用针对此类云计算应用的各种微服务器(Micro-Server)。
2
如何治标又治本?
但两种服务器架构仍遭诟病:
整机柜式服务器大多采用2颗处理器,成本相对较高,能耗并没有明显降低,且对于大量网络托管、网页服务器集群等网络带宽密集型应用而言,CPU利用率只在平均20%左右;
微服务器的性能配置较低,通常主要面向web访问类应用,适用面较窄。
也许不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架构与云应用不匹配的问题,只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时候就该治标又治本的方子出场了。
依旧是Gartner的数据,高密度服务器逆市增长,在2016年Q2甚至达到100%以上的增长率。高密度服务器具有密度超高、节点丰富、能效出色等特点,恰好能满足云计算、互联网业务的需求。
要在成本、密度、空间、能耗、性能、收益等多项关键指标之间取得较完美的平衡,云数据中心的三方利益共同体拥有者、运营者、使用者都把希望寄托在高密度服务器上。“更适合云时代应用和数据”的服务器是痛点也是希望所在,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将有望成为服务器市场的一针强心剂。
3
亿级并发云服务器意义几何?
当然,出身不同造就了能力侧重点和长处所在的不同。目前,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如Google、Facebook、Amazon、百度、阿里巴巴等都对于高效、按需简约的云服务器研究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它们所建立的数据中心大多采用深度定制服务器的模式。相比硬件研发,固有的软实力使得这些互联网巨头自然而然地把数据中心研发重心和精力放在了软件研发,此次首款亿级并发云服务器的发布也就使得基础设施提供商拔得头筹。
他们的优势彰显,云服务器是研发重点。这次首款亿级并发云服务器就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 “云计算关键技术与系统(二期)”重大专项成果。它由曙光主导研发,量产则标志着云计算基础硬件通用服务器系统并发能力从“万”级步入“亿”级。
云服务器意义几何?
从性能指标上看,此款云服务器1度电处理用户实际访问能力大于70万次,由64台云服务器组成的云服务器系统,负载并发处理能力大于1亿,SPECWeb实测值为1.0045亿;
从功耗上看,1台32CPU的云服务器满载总功耗小于2.4KW,日处理HTTP请求数大于900亿次,每度电处理国家教育新媒体平台实际访问数为73.27万次。
从适用范围来看,前端在线请求响应,如页面访问、业务服务请求等;信息检索查询,如数据查询、图像检索、全文检索、多媒体检索,都不在话下。
当然,还可以从产业推动(并发能力的跃迁)、安全可控(自主设计的体系架构)和技术领先(全球首款)的三个维度来审视首款亿级并发云服务器的产业意义。
据悉,云服务器就已经在中国电信的天翼云、中国银联的联云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教育新媒体云上部署应用。
不管是从应用规模还是发展速度亦或是市场潜力来看,中国都是云计算市场的焦点。在这个市场中参与竞争的中国厂商,能在云计算时代将地缘优势转化成对本土产业的推动力、自主安全的可控性以及技术上的赶超吗?
翔snowman 原创出品